嫩肤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文献学习皮肌炎皮肤表现综述节选
TUhjnbcbe - 2021/3/12 9:38:00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8570

新技术、新项目

神经内科

1、脑血管造影术

适应症: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的病因判断,动脉瘤、动静脉瘘,动静脉畸形等的诊断,DSA检查是金标准。

技术优势:局部麻醉下的微创检查,操作时患者创伤小,准确率高,DSA能清楚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颅内大血管及大脑半球的血管图像。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

适用范围:支气管哮喘(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肺动脉高压、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囊性纤维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症等相关疾病。

技术优势:定量、非侵袭性、简单易用、安全、并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无痛无创,3岁以上儿童均可测量。

2、肺功能检测

适应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肺弥漫性间质性疾病或肺泡性疾病、不明原因的胸闷、外科术前评估、体检。

技术优势: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物理、无创的检查方法,对身体几乎无损伤,无痛苦、无辐射,很少引起不适,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测方便和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可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诊断病变部位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儿科

1、成功开展全县首例新生儿PICC置管术

年1月,医院新生儿科成功为一例孕33周、出生体重仅1.8Kg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了PICC置管,这也是我县首例新生儿PICC置管。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我县该项技术的空白,也为危重新生儿的治疗、护理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坚实的技术保障。

2、全县首例使用固尔苏抢救RDS新生儿获成功

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特别是肺功能发育不全,其产生或释放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引起广泛肺泡萎陷和顺应性降低。早产儿多在生后4-6小时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等易并发肺透明膜病(HMD)及一系列并发症,直接影响其存活率及预后。采用气管内滴入固尔苏(PS)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明显提高了早产儿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机械通气的时间,减少了并发症。

3、新生儿口腔运动干预治疗

适用范围:出生后不能有效地吸吮或吞咽,或吸吮—吞咽—呼吸不协调,经口喂养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的早产儿。

技术优势:对加快早产儿进食能力的发育起到积极作用,接受干预的早产儿能更快更安全地达到经口喂养,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同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放疗科

1、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

适应症:各种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放疗及姑息性治疗

技术优势: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属于肿瘤的精准放疗技术,该医院的肿瘤治疗水平,在确保能精准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护正常组织,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内分泌科

1、胰岛素泵

适应症:糖尿病

技术优势:胰岛素泵是一种智能的胰岛素持续精细输注设备,其设计灵感来自于人体自身的胰腺工作原理,完全模仿人体胰腺的工作过程,是一种强效平稳的控糖设备。

2、瞬感血糖仪血糖监测

适应症:糖尿病

技术优势:1.尺寸小,是目前体积最小的穿戴式血糖监测设备。2.长期连续监测,探头可贴在上臂后部,长达14天,该血糖监测系统将一个小型传感器贴附在手臂上,并通过一个“微针”(5mm长和0.4mm宽)来检测血糖浓度,它可以扎入皮下,并通过粘着垫固定。3.传感器具有防水功能,在洗澡、游泳、运动时也可佩戴。4.患者可以主动采集数据,只需要拿着扫描器朝着传感器扫一下就能看到实时的葡萄糖值,系统每15分钟也会自动记录一个血糖值,从而能够呈现每天的血糖曲线。5.即便不使用动态监测功能,它也能作为一款便携式血糖仪进行指血血糖监测。

血液科

1、达沙替尼单药或联合羟氯喹治疗初诊慢性髓系白血病

适应症:初诊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

技术优势:羟氯喹可增加TKIs清除BCR-ABL细胞作用,增加其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耐受性好。达沙替尼及羟医院已广泛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应用的技术成熟,药物风险小,且该药已成功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2、耐高压输液港型中心静脉导管

适用范围:需长期或反复静脉输注药物的病人

技术优势:1.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降低感染,提高治疗的安全性;3.保护血管,可长期使用;4.维护便利。对于长期化疗、输液治疗的患者来说,输液港是目前世界上血管通路产品中最安全、舒适、方便、实用,性价比和便利性最好的产品。

感染性疾病科

1、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适应症:慢性乙型肝炎

技术优势:经核苷类似物治疗一年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加用长效干扰素可提高表面抗原(HBsAg)的阴转率。

骨科

1、手足显微诊疗

适应症:断指(肢)再植术、肢体皮肤缺损的皮瓣转移或游离移植修复技术、肢体大段骨缺损的吻合血管游离骨移植修复技术、血管、神经、肌腱等损伤、缺损的血管、神经、肌腱移植修复技术。

妇科

1、经闭孔: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带术

年2月14日,妇科成功的为一患者做了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及经闭孔: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带术。该项新技术的开展既解决患者的难言之隐,又提高了生活质量。

产科

1、宫腔球囊治疗产后出血

适应症: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或当产后出血将可能危害到产妇状态的前提下作为一种预防性的措施进行使用。

技术优势:因该技术简单易于掌握,且起效迅速止血效果肯定,一般在填塞后15分钟内出血停止,有效率可达80%-%。即便不能完全止血,也能减缓孕妇在移送到手术室前的出血量,为配血、抢救、通知上级医生争取时间,不会影响进一步的抢救。

内镜中心

1、超声内镜检查

技术特点:超声内镜不仅能起到普通内镜的检查作用,还能将消化道粘膜下的病变及其邻近器官的断层图像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技术优势:1.确定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起源与性质;2.判断消化系肿瘤的侵犯深度及内镜下ESD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2、放大胃镜精查

适用人群:1.患有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及瘤变)、胃息肉、胃食管溃疡、残胃炎、Barrett食管等胃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2.来自胃癌、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3.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者;4.具有胃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HP感染、吸烟、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技术特点:发现早期食管癌、胃癌的利器!内镜中心配备的最新奥林巴斯Z放大胃镜,最大放大倍数达倍,最大分辨率为5.6um,能清晰地显示粘膜和病灶的微细结构,鉴别正常上皮、肠化上皮、组织异型程度和上皮性肿瘤(腺瘤和癌),帮助判断癌浸润深度和范围。

3、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适应症:1.早期癌: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ESD切除癌肿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2.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的切除病变。3.黏膜下肿瘤:消化道平滑肌瘤、间质瘤和类癌等。

技术特点: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ESD与剖腹手术及以往EMR等内镜治疗方法比较,具有:1.创伤小;2.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3.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4.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进行96%以上的切除率,以减小复发概率。

普外科

1、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

适应症:1.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者;2.胆总管取石后胆道无结石残余者;3.胆管下端oddi括约肌无狭窄;4.胆管壁无明显炎症水肿者;5.全身情况良好。

技术优势:1.一期缝合避免行T管引流造成的胆汁丢失;2.避免T管的异物刺激;3.术后无需长期携带T管,病人能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4.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癌

适应症:1.单发病灶≤5cm;2.3个以下的多发病灶,最大病灶直径≤4cm;3.无门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

技术优势:1.微创,治疗中只用“针”,在超声引导下精确进入肿瘤内,皮肤只有不足3mm的针眼,无疤痕,无缝线,避免了大手术对全身的伤害。2.治疗时间短,疗效高,可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单发病灶≤5cm的肿瘤可一次灭活,一次治疗时间只需约15分钟。3.可以进行适形消融,就是依据肿瘤的形状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4.适应症广,对于无法手术切除,血管栓塞无效或者是肝功能差的肝癌,超声介入仍能进行治疗,可以达到减瘤、姑息治疗,减缓疼痛、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5.可以广泛联合其他治疗,如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将有助于加强对微波消融肿瘤的有效控制和扩大其适应症。6.可以反复多次治疗。7.费用便宜,相对于手术费用低,只有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

3、肝内外胆管结石经皮经肝胆管取石术PTCS

适应症:1.多次胆道结石术后结石残余或复发,无肝段叶切除指征的病人;2.预计无法耐受手术和ERCP的胆管结石病人;3.胆肠吻合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结石的病人;4.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5.Caroli’s病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6.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结石的病人。

技术优势:微创、经济、恢复快、疗效可靠。

4、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在混合痔手术中的应用

适应症:痔疮

技术优势:1.微创、无痛;2.立竿见影解决症状,迅速提高生活质量;3.安全,无隐患,保护肛门功能,维持肛周美观;4.住院、康复时间短,不影响工作学习;5.不需特殊陪护;6.整体性价比高。

5、输液港

简介及适应症:输液港,是一种全植入的、埋植于人体内的闭合输液系统,给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可靠的静脉通路。

技术优势:1.感染风险降低:完全埋植于皮下,降低了感染的风险。2.方便患者:一般埋植于胸壁皮下,输液间歇期外表是看不出来的,输液期间衣服遮挡,也不易被发现,不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能满足患者的隐私要求。3.不影响日常生活,可洗澡、游泳等活动,提高生活质量。4.使用期限长:港体穿刺可达0次以上,蝶翼针7天更换一次。5.维护简单:每4周维护一次。

泌尿外科

1、显微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

适应症:精索静脉曲张

技术优势:1.显微镜下手术光线更充足,视野清晰,易分辨精索动、静脉,避免了睾丸萎缩。2.通过视觉放大系统可以看到被放大的精索动、静脉,完成对曲张静脉的结扎,手术更精准。3.结扎更准确,不易遗漏,不会损伤输精管及动、静脉和淋巴管;术后不易复发。4.不需解剖提睾肌,可避免精索外静脉及输精管动、静脉损伤,有利于后侧支循环的建立及恢复。5.患者损伤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精子质量恢复快,疗效确切。6.切口小,位置低而隐蔽,术后不留明显手术疤痕,不影响美观。

2、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适应症:泌尿系结石

技术优势:与开刀手术、经皮肾碎石术相比,输尿管软镜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输尿管软镜技术尤其适用于肾中上盏结石、积水少的肾盂结石或鹿角型结石、输尿管上段较大结石、有出血性疾病者、体外碎石失败者及复杂肾内解剖者。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如孤立肾、马蹄肾、脊柱畸形、肾功能不全、碘过敏及稀有血型(熊猫血)的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有着独特的优势。

疼痛科

1、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

技术优势:苏北地区领先,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全程无痛等特点,总体有效率已经达到97%以上。目前,该技术也被医学界证实为所有治疗三叉神经痛技术中效果最佳的技术之一。

2、脊髓电刺激

适应症:适用于躯干和四肢的各种慢性顽固性疼痛

技术优势:苏北地区领先,创伤小,效果好。

3、腹腔神经丛毁损治疗癌痛

适应症:各类晚期癌痛患者

技术优势:微创、有效、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4、可视化治疗肌筋膜炎

《可视化治疗肌筋膜炎》被确定为资助科研项目,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现了泗阳县历史上省级科研资助零的突破。

适应症:各类肌筋膜炎及急慢性疼痛疾病

技术优势:该项目利用超声技术准确的定位激痛点活性中心同时评估治疗效果,超声引导下定位和引导针刺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患者针刺痛苦。

5、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

适应症:治疗各类疼痛与风湿性疾病

技术优势:药物可以准确的介入到所需治疗的病变部位。治疗范围广、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

6、大自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适应症:带状疱疹疼痛及后遗神经痛

技术优势:微创、效果确切、操作简单。

耳鼻咽喉科

1、支撑喉镜下声带粘膜剥脱术

适应症:声带粘膜病变

技术优势:1.创伤小;2.减少复发率;3.恢复佳。

麻醉科

1、超声

适应症: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术后镇痛;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超声引导动脉穿刺置管;超声定位下椎管内神经阻滞麻醉。

技术优势:贯穿于患者整个围术期镇痛,降低危重症及老年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避免因患者肥胖,解剖变异等因素导致的穿刺失败,提高穿刺操作成功率,减少局部麻醉药用量,防止局麻药中毒,提高患者穿刺操作满意度。

2、脑电双频指数技术

适应症: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镇静肌松剂,评估镇静深度,指导合理用药,防止镇静过度或术中知晓;全麻患者评估麻醉深度;无痛胃肠镜麻醉深度监测和指导。

技术优势:BIS监测提供了客观、安全可靠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可以减少全麻药的使用量,有效消除术中知晓,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

重症医学科

1、重症患者早期康复治疗

治疗的作用:1.预防及治疗ICU获得性肌病;2.减少谵妄的发生及持续时间;3.预防深静脉血栓;4.肺炎控制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治疗方法:1.治疗性运动:包括主动和被动运动两种方式,包括躯干控制、主动或被动阻力训练,四肢力量训练、功能训练,四肢关节被动活动、床边坐位、床旁坐轮椅、床边站立,协助行走,应用脚踏车测力计锻炼等。2.功能性电刺激。3.其他方法。住院早期的患者,作业治疗包括:1.功能性作业治疗:包括关节活动度、精细动作训练、肌力增强训练、耐力训练;2.日常生活作业训练:包括进食、更衣、梳洗、和修饰、如厕的训练;3.自助具、矫形器的应用作业训练。

康复科

1、超声波治疗

主要作用:1.改善组织营养;2.镇痛;3.软化瘢痕;4.杀菌;5.温热效应。

适应症:颈椎病、肌肉劳损、瘢痕组织、腱鞘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半月板损伤、颞颌关节炎、血肿机化、软组织扭挫伤等。

2、脉冲超短波治疗、五官科超短波治疗

技术优势:应用波长10-1m的高频等幅振荡电流在人体所产生电场以治疗疾病,主要作用:1.消炎作用;2.止痛作用;3.解痉作用;4.提高免疫力;5.加速组织生长修复。

3、偏瘫肢体综合训练

适用范围:对患者下肢进行被动性和主动性训练。

技术优势:智能主被动床旁下肢康复机,能发现患者残存肌力,并给予辅助力量,帮助患者完成运动;改善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改善血液循环、肌肉萎缩、消化、骨质疏松等问题;预防下肢水肿、褥疮、静脉血栓;促进大小便通畅;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体能,减少并发症;改善透析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加血氧饱和度。

4、银质针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温控银质针具有三大功效:1.消除炎症反应,解除炎症致痛;2.增加局部血运,解除缺血致痛;3.松解肌肉痉挛,解除痉挛致痛。通过治愈腰臀部的软组织疼痛而消除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类似前列腺炎的症状。

5、气压治疗

技术原理:主要对多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成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从肢体远端到肢体近端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来治疗疾病。

主要作用:1.加速肢体静脉血流速度,消除水肿;2.预防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粘附,防止血栓形成;3.加速新陈代谢,提高人体体温。

眼科

1、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

适应症:眼底黄斑病变、视神经疾病、最佳视力低于0.8需排除眼底疾病等。

技术优势:是一种高分辨、非接触、无辐射、无损伤、绝对安全的影像诊断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视网膜10层组织断层影像,打破了常规方法不能检査眼后节结构的弊端。给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解决了对很多疾病的认识不足及无法解释的一些临床现象,同时可以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对治疗效果评估,特别有助于黄斑疾病的诊断。

2、眼底照相

适应症:眼底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的眼底检查。

技术优势:是一种无损伤直观反映活体血管的有效手段。还可以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及长期随访工具。CR2AF眼底照相检查仪图像清晰,数码拍摄,图像清晰,解析度达到万像素,尤其在观察细微病变时优势,适用于眼底视网膜彩色照相。

3、眼前段照相

适应症:眼前节病变

技术优势:主要用于眼前节病变的记录,为疾病治疗前后的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如结膜病变、角膜病变、虹膜病变、晶状体前囊病变等。

急诊科

1、骨髓穿刺快速补液

技术优势:对实施现场急救医护人员进行仅1小时培训后,院前急救中骨髓腔内输液的成功率>80%。1.穿刺快速:国内EZ-IO输液报道中平均穿刺时间为1.9±0.7分钟,而中心静脉平均穿刺时间8.6±2.9分钟;2.通路稳定:处于骨骼保护中的骨髓腔内静脉网因其特殊的骨质结构能够同体循环保持连接,并且通过骨髓腔内的血流量也是相对恒定的。骨髓腔内输液速度波动于6-20ml/min,加压后可达50-ml/min。

2、床旁血凝检测

适应症: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常用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主要应用于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

技术优势:qLabs?手持电化学凝血检测系统利用国际领先的微流控技术+电化学技术加工而成的试剂芯片,具有检测速度快、重复性好、精密度高等性能特点。

影像科

1、全脊柱正侧位摄片

适应症:快速筛查青少年脊柱侧弯,并且判断侧弯造成的平背或者驼背的严重程度,协助骨科矫正更有针对性。

技术优势:该技术简单、方便,经济高效快速成像,病人及医师均可直观感受到病变特点,优势明显。

2、双下肢全长

适应症:清晰显示整个下肢骨性结构,明确有无内外翻畸形,为临床治疗直接提供参考资料。

技术优势:该技术简单、方便,经济高效快速成像,不仅可以精确测量双下肢的长度,而且对于判断下肢力线和解剖学角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优势明显。

超声医学科

1、婴幼儿髋关节超声检查

适应症:≤6个月的婴幼儿。对于6个月以下婴幼儿,关节的构成主要是透明软骨,超声波具有可以穿透软骨的物理特性,是在新生儿和小婴儿时期显示尚未骨化的髋关节结构的有效手段。

治疗方法:1.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均大于90%,假阴性少;2.对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都可以诊断;3.可对DDH的治疗进行动态观察;4.安全、无创伤、无放射性损害。

检验科

1、流式细胞术检测

适应症: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在肿瘤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确诊、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免疫分型、血小板检测、组织配型和监控移植物的排斥反应等方面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临床意义:

1.总T淋巴细胞可以结合总B淋巴细胞来判断某些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2.CD4+和CD8+T细胞有助于监测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如SCID、AIDS的病人体内CD4+细胞亚群的百分率相对降低,而CD8+群体的百分率相对升高),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在SLE病人中,CD8+淋巴细胞的相对百分比往往会降低,但当使用类固醇药物治疗时,也可能上升。在急性GVHD和移植排斥中,CD8+淋巴细胞所占的比例有可能在正常人的范围之外)。

3.CD4+/CD8+细胞比值:

评价那些自身免疫失调或被怀疑是免疫失调或已知患有免疫缺陷的病人的免疫状态,此外,这一比值还可用来监测骨髓移植病人以免受到急性GVHD的攻击

CD4/CD8升高: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SLE。

CD4/CD8降低:病毒感染、恶性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CD4+/CD8+比值与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术前CD4/CD8比值低与术后比值恢复正常。

当发生癌转移时,CD3、CD4细胞数明显减少的同时CD8细胞数明显增多,CD4/CD8比值明显降低,提示恶性肿瘤患者晚期细胞免疫功能更低,预后更差。

肿瘤终未期患者CD4/CD8比值异常,可预测患者存活期。

来院自驾线路

▲▲▲

所有到泗阳医院的车辆

可经运河大道、爱园路

医院

(PS:红灯少、路况好、更便捷!!!)

来院公交线路

泗阳医院站

可乘坐:61路、66路、79路、81路、86路公交,至运河大道“泗阳医院站”下车,从爱园路向北米便可到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3/12 9:38:00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895890.html

简介:定义和分类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其特征是存在有皮肤损害和骨骼肌炎症。除皮肤和肌肉,它也可累及其他器官,其临床和生化特性高度变异,对治疗的反应和疾病预后也千差万别。

IIM可分类为以下几组:(1)DM,(2)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3)包涵体肌炎(inclusionbodymyositis,IBM),和其他肌炎亚型,包括嗜酸性肌炎,肉芽肿肌炎,局灶结节性肌炎,感染性或药物诱导性肌炎,眼肌炎,巨噬细胞性肌筋膜炎,骨化性肌炎,和遗传性肌病相关性肌炎。DM进一步被分为成人发作型和青少年发作型DM,均包含不同亚型(表1)。然而,关于分型并没有达成共识,甚至某些作者认为包涵体肌炎是与肌炎重叠的不同类型的疾病,其被认为是独立个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只讨论DM,重点

TUhjnbcbe - 2021/3/12 9:38:00
北京皮肤病哪个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第一节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基本类型

(―)反应性滤泡增生

1.基本病变淋巴滤泡增多(可遍及淋巴结副皮质和髓索内),具有生发中心和外套层;

生发中心内含有多克隆性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兼呈比和入阳性),其中散在可染小体细胞(形成星空现象),呈现亮极和暗极等。

2.病理诊断需与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Castleman病)、生发中心的进行性转化、滤泡性淋巴瘤、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等鉴别。

3.属于非特异性增生,提示B细胞免疫功能活跃,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梅毒、HIV感

染等。

(二)反应性(单纯性)窦组织细胞增生

1.基本病变淋巴窦扩张,窦内的组织细胞增生(由较疏松的网状聚集至成片密集,胞核无异型性,胞质可吞噬淋巴细胞、红细胞或呈泡沫样)。

2.病理诊断需与发生于淋巴窦内的转移癌、单核细胞样E细胞增生、伴有巨大淋巴结

病变的窦组织细胞增生(Rosai-Dorfman病)、淋巴窦内反应性噬红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和在窦内生长的淋巴瘤(例如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等鉴别。

3.属于非特异性增生,可见于淋巴结的炎性病变、癌性病灶的引流淋巴结等。

(三)反应性副皮质增生(弥漫性反应性增生)

1.基本病变①淋巴结副皮质区弥漫性扩大,淋巴滤泡减少、消失,窦隙狭窄、不清晰,以致淋巴结结构模糊;②多种转化性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巨噬细胞增生(可见核分裂象,有时易见),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增生,可有T小结形成。

2.病理诊断是淋巴结增生性病变病理诊断的重要难点,尤其需与呈现各种多形性增生

的淋巴瘤(例如周围T细胞淋巴瘤、混合细胞性霍奇金淋巴瘤等)鉴别。

3.提示T细胞免疫功能活跃,多为非特异性,常与病毒感染(例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等)有关,也见于种痘后淋巴结炎、药物诱发性淋巴结病等。

第二节生发中心的进行性转化

病变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增大,外套层小淋巴细胞增生并伸入生发中心内,生发中心的固有成分分伸人的小淋巴细胞分隔以致生发中心消失。

2.病理诊断需与反应性滤泡增生、滤泡性淋巴瘤、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痞等鉴别。

3.病理学意义可能是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瘤前病变。

第三节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増生(Castleman病)

(一)临床要点①浅表或深部淋巴结肿大,也可发生于结外各部位;②孤立性或多中心性;③透明血管型:多为单发,良性;④浆细胞型:多为全身性,常伴发热、贫血、血沉快、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等,可继发淋巴瘤。

(二)病变

1.透明血管型①淋巴滤泡增生,遍及皮质、髓质;滤泡生发中心萎缩,含有小动脉,其管壁有均质、红染物呈同心圆状沉积(具有诊断意义);滤泡的外套层明显增厚,其中的小淋巴细胞呈靶环样排列;②滤泡间: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增生,含多量浆细胞、免疫母细胞等。本型需与反应性滤泡增生、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以及胸腺瘤(发生于纵隔内者)等鉴别。

2.浆细胞型①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②滤泡间:小血管增生,大量浆细胞浸润。本型需与类风湿性淋巴结炎、髓外浆细胞瘤等鉴别。

第四节伴有巨大淋巴结病的窦组织细胞増生(Rosai-Dorfman病)

(-)临床要点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常为双侧颈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也可累皮肤等结外部位,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和自身免疫病。

(二)病变

1.淋巴结①淋巴窦极度扩张,窦间淋巴组织萎缩并含多量浆细胞;②窦内组织细胞增生;增生的组织细胞:核无异型性,胞质丰富、泡沫样,胞质内含有许多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③增生的组织细胞呈S-和CD68阳性、CDla阴性;④淋巴结包膜增厚。

2.结外部位在淋巴细胞增生的蓝染背景中,呈现一些由增生组织细胞组成的淡染区,该淡染区内组织细胞的胞质中含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

3.病理诊断需与重度单纯性窦组织细胞增生、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窦内肉芽肿等鉴别。

第五节嗜酸性淋巴肉芽肿(Kimura病)

(-)临床要点淋巴结多增大,也可累及软组织、腮腺、胃、肺等处。病程长,可自消,也可复发。可伴发热等全身性症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二)病变①淋巴结结构无明显破坏,反应性增生;②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在淋巴滤泡内、外形成嗜酸性脓肿(具有诊断意义);③小血管增生(可呈血管瘤样),可见血管炎(管壁内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

(三)病理诊断需与非特异性嗜酸性淋巴结炎、寄生虫性淋巴结炎、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周围T细胞淋巴瘤等鉴别。

第六节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Kikuchi病)

(一)临床要点多为中青年女性,颈部等浅表淋巴结肿大,可有压痛,常发热、皮疹、白细胞减少、血沉快等。可自愈。

(二)病变①淋巴结结构尚存或有破坏;②副皮质区扩大,散在性至大片碎屑样坏死(核尘),多自包膜直下向深部扩展;③坏死灶内及其边缘处组织细胞/巨噬细胞增生并活跃地吞噬核尘、淋巴细胞、红细胞等,可见核分裂象;④坏死区边缘免疫母细胞等转化性淋巴细胞增生(CD3阳性),易见核分裂象(偶见病理性核分裂象);⑤几乎不见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三)病理诊断进行排除性诊断:①需结合相关临床资料;②病变需与淋巴结结核病、淋巴瘤或转移癌的继发性坏死、猫抓病淋巴结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结病、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周围T淋巴细胞淋巴瘤等鉴别。

第七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的淋巴结病变

(一)临床要点多发于儿童、青少年,男性较多,发热、咽痛和淋巴结肿大(三联症),肝、脾可肿大,外周血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60%)、可见转化性大淋巴细胞(所谓的“单核细胞”),血清嗜异性冷凝集试验阳性和EBV抗体阳性。

(二)病变①副皮质弥漫性增生,散在多量免疫母细胞(CD20阳性);②淋巴滤泡可反应性增生;③窦扩张,可呈单核细胞样B细胞增生;④髓索内含有数量不等免疫母细胞;⑤可见灶性碎屑样坏死(核尘)和巨噬细胞吞噬核尘。

(三)病理诊断①需结合相关临床资料;②病变鉴别诊断:(参见本章第一节“反应性副皮质增生”)。

第八节皮病性淋巴结病(皮病性淋巴结炎)

(一)临床要点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局部引流淋巴结或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

(二)病变①副皮质区扩大,其中组织细胞、巨噬细胞结节性或弥漫性增生(HE染片中包膜之下呈现淡粉染区域),T小结增生,巨噬细胞胞质内外呈现黑色素、含铁血黄素等;②该淡染区内可见指样树突状细胞(S蛋白阳性)、朗格汉斯细胞(S蛋白和CDla阳性)、T免疫母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冲性粒细胞等;③淋巴滤泡、窦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

(三)病理诊断①确诊需有明确的瘙痒性皮病史;②需与霍奇金淋巴瘤、周围T细胞淋巴瘤(包括葷样霉菌病/Sezary综合征累及淋巴结)等鉴别,这类淋巴瘤患者可有瘙痒性皮病,可伴发皮病性淋巴结病。

第九节淋巴结弓形虫病

(一)临床要点多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后天性感染的弓形虫病主要累及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有触痛。

(二)病变①淋巴滤泡显著反应性增生;②增生滤泡周围呈现由少数上皮样细胞形成的小肉芽肿,并长入滤泡内(具有诊断意义);③边缘窦、小梁旁窦内单核细胞样B细胞增生;④偶尔在巨噬细胞胞质内或细胞外检见弓形虫滋养体,或在细胞内检见弓形虫包囊。

(三)病理诊断①确诊需要有关血清学检査和病原学检査的支持;②需与其他感染性肉芽肿鉴别:③需与可呈现单核细胞样B淋巴细胞增生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増多症、猫抓病、艾滋病等鉴别。

第十节种痘后淋巴结炎

(-)临床要点①皮肤接种牛痘疫苗1-3周后,局部(颈、腋、锁骨上等处)引流淋巴结痛性肿大,常随皮肤接种处的病变愈复而消散;②接种其他疫苗后,局部引流淋巴结也可炎性肿大,统称为接种后淋巴结炎。

(二)病变形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性淋巴结炎,呈现滤泡性和(或)副皮质弥漫性反应性增生、免疫母细胞散在性增生,可混杂一些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浸润。

(三)病理诊断①确诊需有近期疫苗接种史;②需与病毒性淋巴结炎、霍奇金淋巴瘤、周围T细胞淋巴瘤等鉴别。

第十一节药物诱发性淋巴结病

(一)临床要点①用药后几周至几个月内发生全身(常先颈部)淋巴结肿大;②伴发热、皮疹、肝脾大、关节酸痛等;③外周血可白细胞增多(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贫血等;④最常由抗惊厥药(苯妥英钠等)引发,也可由抗生素、水杨酸类等多种药物引发;⑤停用相关药物后,病征消失。

(二)病变形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性淋巴结炎。

(三)病理诊断①确诊需有使用抗惊厥药或其他相关药物史;②需与病毒性淋巴结炎、霍奇金淋巴瘤、周围T细胞淋巴瘤等鉴别。

第十二节淋巴组织非典型增生

(一)病变泛指淋巴结内不能确诊为淋巴瘤或淋巴造血组织的其他恶性病变,又不能肯定为反应性病变的结节性或弥漫性淋巴组织增生,代表了若干种良、恶性不明的“模糊性”淋巴组织增生。

第十五节结节病

(一)临床要点①累及任何器官,好发于肺、淋巴结(尤其是肺门淋巴结)、眼、皮肤等处目表现为肺内浸润性病变、淋巴结肿大、皮肤结节等;②可伴发高丙种球蛋白血症、高血钙、髙尿钙;③淋巴结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溶菌酶含量增多;④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

(二)病变①上皮样细胞性肉芽肿,较小而一致,边界较清楚,很少融合;②上皮样细胞大致同心圆状排列,胞质较红染;③中心区可见纤维素样坏死(非干酪样坏死);④外周围以较致密的网状纤维,进而胶原化并可透明变性;⑤胞质内偶见星状小体和(或)Schaumann小体(具有诊断提示意义);⑥免疫组化染色:上皮样细胞胞质内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阳性。

(三)病理诊断①需先除外多种呈现结节病样肉芽肿的疾病(结核病、真菌感染等);②结合有关临床资料。

第十六节淋巴结梗死

(—)病因

①淋巴结内外血栓形成(继发于感染、血管炎、血凝性增强、栓塞、淋巴结活检手术等);②继发于淋巴瘤或转移癌;③不明(原发性)。

(二)病变①多发于浅淋巴结,突发性痛性肿大,可发热;②淋巴结部分性或全部凝固性坏死:与存活组织截然分界,坏死灶内尚见原有结构残存(浸银染色:显示原有结构框架);③坏死灶周围和结周淋巴组织内呈现急性、慢性炎症。

(三)病理诊断

1.呈现梗死性病变特点,注意与呈现坏死的其他淋巴结病变(结核病、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鉴别。

2.分析梗死原因①根据梗死灶内残影和梗死灶周围存活组织形态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淋巴瘤抑或转移瘤);②检査结周组织内是否存在血管炎、血栓形成等。

第十七节淋巴结内上皮性包含物

1.常见异位组织的类型(举例)涎腺,甲状腺、胸腺、乳腺、子宫内膜、蜕膜、非特异性腺体、痣细胞巢等。

2.病变和病理诊断①识别各种异位组织的形态特点;②淋巴结内异位甲状腺:应与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癌鉴别。

山东张福志

你的赞赏是我买资源的一部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献学习皮肌炎皮肤表现综述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