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也是近年来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在我国,
淋巴瘤发病率约为6.68/10万人,
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
这意味着,
大概每5分钟就有1人确诊为淋巴瘤,
且发病率仍逐年提升,
并且呈年轻化的趋势。
淋巴瘤已成为
我国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议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去了解这个疾病的相关知识~
认识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是一种来源于淋巴网状组织与免疫系统关系密切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也可发生在淋巴结外和非淋巴组织,如肺、胃肠道、骨、皮肤等。
恶性淋巴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我国至少有25,例新病人,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9--11位,发病人数每年增加5%,近年来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美国/中国年9种常见肿瘤发生数顺序
恶性淋巴瘤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病毒因素可能在某些淋巴瘤如HL、Burkitt和T细胞淋巴瘤中有重要意义。
感染因素可分为:
病毒因素:EBV、人T淋巴细胞I型病毒、人疱疹病毒8型
EB病毒:一种疱疹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感染率超过90%;发展中国家,大部分HL病例EBV阳性;发达国家,40~50%的病例与EBV感染有关,多为儿童、老年人
细菌感染:90%的胃MALT淋巴瘤存在HP感染,HP感染人群的淋巴瘤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免疫功能失调
环境因素
化学污染:杀虫剂、苯等
放射线
生活方式:动物蛋白、脂肪的高摄入、吸烟、缺乏运动、生活不规律、情绪紧张等
由于恶性淋巴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需要综合预防。对于高危人群给予适当的预防,可能有助于延缓或阻断该病的发生。减少高风险因素的接触可降低发病的概率,定期进行肿瘤查体的意义重大:早期诊治是生的希望。
如何发现淋巴瘤?临床症状有:局部症状有:典型的恶性淋巴瘤的症状是无痛性进行性浅表淋巴结肿大。原发于淋巴结外的恶性淋巴瘤的症状可能是相应器官或者组织的病变症状为主。
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盗汗、皮肤骚痒等。
化验检查:
血液化验:可见贫血、白细胞异常减少或上升、血小板减少等。血沉加快,乳酸脱氢酶和β2微球蛋白升高等
骨髓检查:晚期发现大量淋巴瘤细胞
影像检查:CT、B超、核磁、PET-CT
当然,病理诊断是关键。
淋巴瘤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类疾病,是多种疾病的总称。每种疾病具有明显的特征。结合了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要结合病理和临床的个体化治疗.
恶性淋巴瘤预防具体措施?1、注意气候变化,预防和积极治疗病毒感染。
2、密切注意浅表肿大的淋巴结的变化,对于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疾病患者,更应高度警惕。
3、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加强身体锻炼;保持心情愉快;均衡饮食;不要过度劳累;避免饮酒;规律的生活。
4、积极治疗与本病发生可能相关的其他慢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结炎、自体免疫性疾病等。
5、对于浅表的病变,应注意皮肤清洁,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或刺激。
6、减少接触有毒、有害物品。
淋巴瘤病人怎么吃?大部分淋巴瘤患者都要面临化疗,化疗常见毒副作用就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饮食至关重要!因为化疗期间患者消化道黏膜受药物影响,黏膜变薄,吸收变差,如果不注意饮食,就会加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这些副作用。因此化疗期间的食物应当质地软、好消化、易于吸收,并且保证饮食卫生,才能保证患者吸收营养、保持体力。
由于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一般建议如果有过敏的食物是一定不能吃的,但是没有过敏的食物,是没有特殊禁忌的。
不同的患者由于病情不同、体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上面说的也只是一般情况,如果患者病变特殊,比如肿瘤的部位不同、并发症不同,饮食也有改变,比如患者合并有消化道出血或梗阻,医生会嘱咐禁食,或者患者合并有白细胞低下,那么最好不要进食生冷食物(包括水果),甚至不要吃腐乳等特殊食物。但一般来说,如果饮食有特殊要求,医护人员会嘱咐患者及家属,如果不明白,最好咨询医护人员后再决定。
专家团队介绍:
张伟京
主任医师
科室:淋巴肿瘤科
职务:主任
擅长:
国内知名肿瘤专家,主要开展恶性肿瘤化疗、放疗、生物靶向和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特长于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头颈部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治,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