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5日
第十七个“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国际淋巴瘤联盟、世界卫生组织(WHO)从年起,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其目的是帮助人们正确识别恶性淋巴瘤的症状,做到早期发现,采取正确的治疗策略。首届世界淋巴瘤宣传日活动于年9月15日在上海、纽约、香港等十几个世界主要城市同时展开,其主题是“积极战胜淋巴瘤,共创美好新生活”。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淋巴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WHO估计,年全球淋巴瘤新发病例有58.96万(其中霍奇金淋巴瘤为8.00万,非霍奇金淋巴瘤为50.96万),全球标化发病率为6.6/10万,其中中国新发病例数9.31万(霍奇金淋巴瘤为0.5万,非霍奇金淋巴瘤为8.81万),标化发病率为4.6/10万。
认识淋巴瘤
人体的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的网状液体系统,淋巴系统犹如人体的“卫士”,具有区分自身抗原和外来抗原,抵御病原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对于液体和养分在体内的分配也有重要作用。如果淋巴系统出了毛病,即淋巴细胞发生了恶性病变,不受控制的生长,就会得淋巴瘤。然而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感染、免疫缺陷、遗传倾向等都可能是潜在的致病因素。
淋巴瘤按病理组织学分类,可分为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按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和临床自然病程分类,又可分为:惰性、侵袭性和高度侵袭性淋巴瘤。
淋巴瘤的全身症状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包括不明原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而局部症状最常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不同部位淋巴结肿大可引起相应压迫症状,压迫神经引起疼痛,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压迫气管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紫绀等。淋巴瘤还有一些其他症状,比如:腹痛、纳差和消化道出血征象,顽固性鼻塞、恶臭和鼻衄等。
出现疑似淋巴瘤症状,下一步该怎么办?
建议到血液科、肿瘤科或淋巴瘤专科处就诊,把鉴别诊断的任务交给专业医生,配合医生进行诊疗筛查乃至足疗程规范治疗。
淋巴瘤是最有可能治愈的疾病之一。在专业医师和规范化治疗前提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较高,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一定比例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也可以在接受恰当治疗后得到治愈。即使是不可完全治愈的淋巴瘤,医院和科室也可以显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无论如何,我们呼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已经确诊的淋巴瘤患者要有治愈的信心,坦然面对疾病,积极治疗。
了解更多淋巴瘤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