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十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且发病年龄呈老年化趋势。在治疗上,曾有43%的淋巴瘤患者遭遇误诊,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淋巴瘤是怎么患上的?早期有何症状?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10月13日上午10点15分,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丁现超,将做客河南新闻广播《大医生来了》节目,科普淋巴瘤的防治知识。
10月13日上午10:15-11:00
FM95.5河南新闻广播
健康科普
1.什么是淋巴瘤
丁主任: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根据瘤细胞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类。
2.淋巴瘤的发病率
丁主任: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的数据,年至年,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5/10万,部分临床中心报告近几年淋巴瘤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3.淋巴瘤的发病原因
丁主任:淋巴瘤的发病原因主要有4个因素:病毒感染(人类嗜T细胞病毒、艾滋病病毒、EB病毒、丙肝病毒等);免疫缺陷(艾滋病、器官移植、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环境因素(农药、染发剂、放射暴露等);遗传因素:若近亲患了某种血液/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则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风险可能会增加2-4倍。
4.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丁主任:淋巴瘤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局部症状取决于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更多淋巴瘤防治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