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致词
周道斌教授指出:侵袭性淋巴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淋巴瘤。目前不同亚型淋巴瘤的治疗药物和手段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此次会议特别邀请国内血液肿瘤同道对于未被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进行了探讨,也期待本次大会可以呈现更为精彩的内容。
曹军宁教授介绍到本场大会分为“进展篇”和“探索篇”两大部分,汇集了国内知名淋巴瘤专家,分别对侵袭性淋巴瘤治疗过程中的热点问题、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了分享。至此,中国血液创新论坛——侵袭性淋巴瘤专场正式开始!
大会致辞讲者嘉宾讨论嘉宾
(按日程先后顺序排序)
进展篇
锦上添花——一线移植治疗的获益人群邹德慧教授分享了《一线移植治疗的获益人群》。邹教授指出,在淋巴瘤个体化和靶向治疗时代,高剂量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仍在淋巴瘤的治疗中扮演重要作用。
ASCT的主要适应症包括多发性骨髓瘤(MM)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不同疾病亚型采用ASCT治疗的获益有所差别,NHL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疾病,故需进一步按疾病亚型和治疗时机进行分析。新药时代,ASCT和新药联合治疗NHL将大大增加患者获益。
邹教授分别从套细胞淋巴瘤(MCL)、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及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等疾病角度详细分析了ASCT一线巩固治疗的价值,很多国内外指南中也推荐ASCT一线巩固治疗。总体而言,靶向治疗时代,仍然有人群能够从ASCT中获益。
既往开来——套细胞淋巴瘤的未来之路蔡清清教授分享了《套细胞淋巴瘤的未来之路》。MCL是疗效最差的B细胞NHL亚型,兼具侵袭性淋巴瘤的高度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的不可治愈性,大部分MCL患者都会复发且预后极差,75%的患者诊断后5年内死亡。
MCL目前的一线治疗策略是:无症状患者(低肿瘤负荷、Ki%、SOX11阴性、IGHV突变等)可选择观察等待;年轻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可选择利妥昔单抗(R)联合以大剂量阿糖胞苷为基础的高强度化疗为诱导治疗,同时,以ASCT进行巩固,并以利妥昔单抗(R)维持治疗为标准的治疗方案;年老体能状态较差的患者可选择常规化疗(R-CHOP或BR等),R-CHOP诱导治疗后R维持治疗可延长老年患者总生存期(OS)。MCL的挽救治疗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可按患者状态以及复发次数考虑靶向单药或联合治疗以及新药治疗。
蔡教授表示,MCL治疗未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