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百度竞价招聘求职微信群 http://www.ga-cd.net/feidian/1530.html半相合Vs全相合编者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许多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唯一的治愈手段,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选择合适的供者往往是移植路上面临的第一个难题。理论上说,每一个患者的亲兄弟姐妹中有25%的概率可以找到亲缘全相合的供者,在骨髓库中寻找全相合无关供者的概率大约在1/万左右,如果选择半相合供者,父母与子女之间%为半相合,而亲兄弟姐妹中也有50%的概率为半相合。在中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条件下,大多数患者难以找到全相合亲缘供者,而无关供者也存在寻找周期长、供者反悔率高等客观问题。因此,无关供者移植成为现阶段中国患者比较理想的供者选择。但是半相合供者由于其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对移植中心的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的国外指南中并不作为一线推荐。近几年来,在国内外移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半相合移植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内许多中心,半相合移植的长期生存率已经和其他两种供者选择的移植结果类似,作为一线选择应用于临床。对于中高度恶性或者难治复发的淋巴瘤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重要的治疗选择,但对于淋巴瘤患者供者的选择,在之前并没有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行比较。近期JCO杂志6月6日在线发表的1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答案研究人员纳入并分析了来自美国血液与骨髓登记处的约0例淋巴瘤成年患者,研究发现,相关半相合(单倍体相合)供者移植的存活率可达到全相合供者移植存活率水平,这也就扩大了目前移植供者库的范围,为更多需要接受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研究方法研究纳入18周岁以上的成年患者,且诊断为霍奇金或非霍奇金淋巴瘤。年-年间,例患者接受Haplo-HCT,例患者接受MSD-HCT。所有患者均在移植前接受减低剂量预处理,其中接受半相合移植的患者,在移植前接受减低剂量或非骨髓抑制预处理策略(RIC/NMA),在移植后接受环磷酰胺(PT-Cy)。单倍体相合相关供者有超过2处HLA基因位点不符则视为配型不合。Haplo-HCT组中,所有纳入研究的移植受者均接受GVHD预防策略和PT-Cy,同时联用或不联用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和霉酚酸酯,而MSD-HCT组移植受者均接受基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GVHD预防策略。研究结果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3年,两组的28天嗜中性粒细胞恢复情况较为接近,其中Haplo-HCT组为95%,MSD-HCT组为97%。而在28天血小板恢复情况比较上,Haplo-HCT组为63%,略低于MSC-HCT组91%的水平。多变量分析显示,在移植后天,两组II级至IV级急性GVHD的累计发病率相似,其中Haplo-HCT组为27%,MSD-HCT组为25%,而1年后,Haplo-HCT组累积发病率则要明显低于MSD-HCT组(分别为12%vs45%)。此外,Haplo-HCT组和MSD-HCT组在随后3年的非复发死亡率(分别为15%vs13%)、疾病复发或进展率(分别为37%vs40%)、无进展生存率(均为48%)以及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1%vs62%)等指标上,均没有明显差异。讨论研究第一作者、来自威斯康星医学院的NilanjanGhosh教授评论道,该研究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单倍体移植的优势在于让更多患者找到至少1位半相合供者,而且与不相关人群相比,患者亲属更为迅速、便捷地提供干细胞。因此,这就可使得患者尽早开展治疗。研究作者、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的MehdiHamadani教授等评论道,基于患者人种分析,半相合移植供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从15%至65%不等。随着研究深入,在不久之后,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也可以找到潜在有治疗效果的适合同种异体移植供者。而事实上,每个患者都有可能找到半相合相关的移植供者。重要的是,该研究揭示Haplo-HCT联合移植后环磷酰胺(PT-Cy)可显著降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风险,而且并不会导致疾病复发或降低患者生存期。虽然有研究人员对研究结果产生质疑,并认为降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风险会影响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并且增加复发的风险。然而,该研究表明,半相合供者与全相合供者在降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风险上具有同等效果。对于下一步计划,该研究小组正准备与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会合作,开展样本量更大、纳入国际上多个研究中心的试验研究,逐步提高疾病缓解率,改善移植后的疾病预后。此外,靶向抗肿瘤、调节移植后免疫系统功能等药物亦在研究阶段,可提高移植物抗肿瘤效应,改善移植预后。版权说明:本文正文部分转载至“肿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