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肤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成都市五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首例超声内镜
TUhjnbcbe - 2024/2/9 9:02:00

封面新闻记者周家夷实习生苏宇航

近日,医院消化内科利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诊断出一例胰腺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这也是医院独立完成的第一例穿刺病例。

60多岁的胡大爷,因腹胀、医院就诊,胃镜结果提示“胃溃疡”,可在服用治疗溃疡药物1个月后腹胀腹痛却无明显缓解。于是,家属带着胡大爷来到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将胡大爷安排了住院,并开具了胃镜、腹部CT、静脉抽血等几项检查,可胃镜显示溃疡已愈合,只是慢性胃炎;腹部CT结果提示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较大者与胰头分界欠清,肿瘤标志物CA也升高,主管医生考虑很大可能是肿瘤。

可仅靠这几点也不能明确是哪里的肿瘤,于是,消化内科又给胡大爷做了超声内镜。这是一种先进的集超声波与内镜检查为一体的医疗设备,是胃镜的升级版,它不仅能直接观察消化道,还可对消化道及周围器官进行实时超声扫描,同时获得内镜和超声图像。

在超声内镜下,医生们更清楚的看到了在胡大爷的主动脉旁、肝门、胰头区域等多处肿大的淋巴结,其中胰头区域的最大,约3.6x2.7cm,肝门处的也有2.0x1.7cm,要明确诊断,却还需要进一步做穿刺活检。

消化内科王建祥主任说到,胡大爷肿块距离胰腺太近,不能选择普通的体外穿刺术,因为穿刺针由皮肤经过腹壁脂肪再到病灶,穿刺路径长,干扰多,极易损伤途中血管及邻近脏器,患者也得遭受更多痛苦。而使用超声内镜,它更贴近病变部位,可以避免腹壁脂肪及胃肠道气体的干扰,在超声内镜的实时引导下,将穿刺针通过内镜管道穿刺入病灶,以获取病灶的细胞和组织,穿刺路径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准确、成功率高、痛苦小。

在全面评估胡大爷的病情后,消化内科医疗团队在医院内镜中心,在麻醉科医生、介入诊疗科护士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实施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对胰头区域、肝门两处均进行了穿刺活检,获取了满意的组织条。

经病理科检查,两处活检结果均为腺癌,胡大爷被明确诊断为胰腺癌伴淋巴结转移,遂转到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目前胡大爷术后恢复较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市五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首例超声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