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肤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赶紧自查这些情况,警惕胃癌找上门
TUhjnbcbe - 2024/4/28 18:21:00
马上就到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啦,期间家家团聚,免不了胡吃海喝、暴饮暴食,以及四川传统的年味——腊肉香肠就要登上餐桌啦,聚会虽好,但不能贪吃哦,如果长期有这些饮食习惯,小心胃癌找上门。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胃底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等;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未分化癌、黏液表皮样癌、髓样癌伴淋巴样间质、帕内特细胞癌等,我国最常见的是胃腺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癌症统计(GLOBOCAN)估算,年全球胃癌每年新发病例数为.9万,死亡数为76.9万,分别位居癌症发病和死亡的第5和4位;全国胃癌发病率为27.03/10万,死亡率为19.76/10万,分别位居癌症发病和死亡的第5和3位;四川省胃癌发病率为21.36/10万,死亡率为17.16/10万,分别位居癌症发病和死亡的第6和4位。主要危险因素胃癌的病因较为复杂,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老龄化:年龄越大,胃癌发病风险越高。(2)幽门螺杆菌感染。(3)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高盐饮食,烟熏煎烤炸食品、红肉及加工肉类摄入过多,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吃饭速度快、暴饮暴食等)可增加胃癌风险;同时,水果、蔬菜摄入不足也会增加胃癌风险;甚至经常熬夜、宵夜、过度疲劳,吸烟与饮酒,一些不良情绪也有影响。(4)胃癌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患胃癌的患者,其后代患有胃癌的几率要高于普通人。(5)胃部疾病史: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可增加贲门癌的发病风险,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非贲门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以及胃息肉、肥厚性胃炎等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长时间会出现恶化可能。(6)糖尿病、肥胖、精神心理、社会因素、免疫因素等也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高危人群根据国际推荐和我国现行经验,将胃癌高危人群定义为:(1)年龄45~74岁。(2)幽门螺杆菌感染。(3)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4)既往胃病史(胃上皮内瘤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和胃肠上皮化生)。推荐预防措施(1)降低食盐摄入,少吃腌制、烟熏、油煎食物及红肉、经加工肉类,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2)吃饭不要太快,应细嚼慢咽。(3)戒烟限酒。(4)重视胃上皮内瘤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和胃肠上皮化生等胃部疾病,及时治疗并定期复查。(5)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及时治疗。(6)胃癌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和筛查。警惕临床症状早期胃癌患者大多无典型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上腹不适等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逐渐加重,故平时要多注意胃部是否发生一些新的症状或既往症状加重的情况。进展期胃癌的常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体重减轻,呕血或便血等。推荐筛选方案对胃癌高危人群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内镜染色下若发现可疑病变,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胃镜下肉眼观察结合直视下摄影、活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黏膜染色,对胃癌的诊断的正确率可达到9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可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低分化早期胃癌及中医院接受手术及放、化疗;重度萎缩性胃炎、重度肠上皮化生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应接受定期复查;正常或良性病变者每3~5年进行重复筛查。参考资料1.HyunaS,JacquesF,RebeccaL,etal.CancerStatistics:GLOBOCANEstimatesofIncidenceandMortalityWorldwidefor36CancersinCountries2.赫捷魏文强《中国肿瘤登记年报》3.国家癌症中心《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科普版)》4.医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四川十大癌症预防与筛查建议》撰稿:成姝雯美编:谢鑫审核:钟波、邓颖、程刚
1
查看完整版本: 赶紧自查这些情况,警惕胃癌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