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内首款CART产品有望上市赛道或过 [复制链接]

1#

来源:华夏时报

原标题:国内首款CAR-T产品有望上市背后:赛道或“过热”,大规模商业化存挑战

华夏时报记者崔笑天北京报道

在未来几个月之内,国内有望迎来首款CAR-T产品。

1月12日,复星凯特的益基利仑赛注射液的国内上市申请在沉寂近一年之后,悄然转为“在审批”阶段。

CAR-T疗法是一种细胞免疫治疗,全称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由医疗机构采集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再送往药企,药企通过基因修饰技术“改造”T细胞,并进行扩增生产,最终回输给病人,这就构成了一次完整的CAR-T细胞治疗。

目前,CAR-T细胞主要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从美国已获批上市产品的定价看,虽然病人终身仅需要一次输注,但CAR-T价格不菲,高达37万-47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在万-万元。

近年来,作为新兴领域,CAR-T成为全球研发热点,中国的临床试验数量已超过美国,处于“井喷”状态,资本亦纷纷押注。

年被誉为“细胞免疫治疗元年”。在这一年,多家细胞治疗公司迎来上市潮,包括传奇生物、永泰生物、药明巨诺,截至1月12日,这几家企业市值分别为37.82亿美元(约合.88亿元)、51.97亿港元(约合43.39亿元)、.08亿港元(约合83.56亿元)。在一级市场,亘喜生物、恒润达生、科济生物也融资成功,获得“豪华资本团”加持。

那么,国内首款CAR-T产品即将获批,对这个行业意味着什么?为何资本用脚投票涌入CAR-T赛道?在这种繁荣背后,又有哪些问题待解?

从临床研发角度看,医院淋巴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应志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国内的CAR-T临床研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临床试验数量已经超越美国位居第一位。但我们仍然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需要开展更多创新性的机制研究和临床研究,真正在研究质量上超越欧美等国。

从商业化角度看,传奇生物首席执行官黄颖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细胞疗法领域相比小分子口服药或者是注射用蛋白抗体,还处在非常早期的一个发展状态,虽说潜力无限,但商业化刚刚开始起步,现在仍有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过程较长一些限制。

有望迎三款国内CAR-T新药

近年来,虽然大量的生物制药公司进入CAR-T赛道,但全球仅有三款产品上市。年,诺华的Kymriah和吉利德科学子公司Kite的Yescarta这两款产品陆续获批,适应症包括白血病与淋巴瘤,定价为47.5万美元与37.3万美元。此外,吉利德科学还有一款Tecartus在去年获美国FDA加速批准及欧盟EMA的有条件批准。

据天风证券研报测算,中国CAR-T存量市场未来空间或达28.5亿元。国内多家企业均在进行此方面的布局,第一梯队为复星凯特、药明巨诺、传奇生物,后来者包括永泰生物、驯鹿医疗、华道生物、恒润达生、科济制药、合源生物等十余家企业。主要适应症为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肿瘤以及部分实体肿瘤。

(图片来自天风证券研报)

其中,三家第一梯队公司的产品有望在年于国内获批上市,填补国内空白。

年3月,国家药监局已将复星凯特的CAR-T产品——益基利仑赛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纳入优先审评,1月12日,该药物注册进度显示“在审批”,用于大B细胞淋巴瘤的三线或以上治疗。年6月,国家药监局亦受理了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该药物同样用于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这两家公司均为中外合营,药明巨诺由美国Juno与药明康德成立,复星凯特则由美国Kite与复星医药成立。因此,申请上市的产品往往与国外获批产品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产品结构。有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实际上,这两款药物就是将美国的产品引入国内,无论是临床试验还是生产过程都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这也意味着,这两款药物的定价水平或将参考美国同类产品。有业内人士推测,定价不会有美国那么高,但也会在百万元以上。由于国内目前CAR-T产品仍是空白,无论是公司还是资本方均十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