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张芝玲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预产期的前一天突然昏厥,然后被诊断出患有胶质母细胞瘤(俗称脑癌),然而这仅仅是开始。2年后,丈夫张琪又被诊断患有恶性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年,他们未满5岁的儿子再次被诊断出患有腹腔伯基特淋巴瘤。这一连串普通人读起来都费劲的疾病,彻底改变了一家三口的生活,6年来他医院,每月高达4万左右的开销仅靠年迈父母打工贴补。
年6月,马上就要生产的张芝玲沉浸在即将做妈妈的幸福中,他和丈夫张琪感情很好,对孩子有着共同的期待。可就在6月6日,也就是预产期前一天,张芝玲却突然昏厥并伴有抽搐,医院后诊断为癫痫,当天晚上再次发作。为保护肚子里的孩子,在第二天没有再次发作的前提下,他们选择了在8号剖腹产,儿子小文轩就这样来到了世上。张琪说:“现在想想,如果真的只是癫痫,那该多好。”
产后不到一天,张芝玲再次出现昏厥抽搐的病症,还伴有面部红紫的症状。张琪顾不上照顾孩子,赶忙又带医院,一入院便住进了ICU,最终诊断结果让张琪如遭雷霆:胶质母细胞瘤,这种肿瘤死亡率高,是最难治疗的肿瘤之一。年8月,张芝玲在医院进行了开颅手术,为了巩固治疗,在手术后张芝玲又进行了化疗放疗,前后共花费了近20万。
对于张芝玲夫妻来说,幸福像是奢侈品。年12月,张琪因臀部疼痛难忍就医,被确诊为恶性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医院。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躺在病床上的是丈夫,照顾的人是妻子,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不离不弃的感情。最后,张琪做了骨盆重建并更换了人工髋关节,共花费20多万,距离妻子的20万开销不过2年多,前后将近50万让他们倍感压力,为了快点赚钱,张琪在术后仅一个多月就坚持投入了工作。
年1月,儿子小文轩感冒发烧,感冒治好了肚子却慢慢大起来,起初以为消化不良,就让爷爷奶奶买了点健胃消食片,却丝毫不起作用,反而越来越大。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小文轩由爷爷奶奶医院做了B超,竟然在他小小的肚子里,发现了一大堆肿瘤。
接连遭遇重大疾病的家人,连悲伤都已经来不及,连忙买了第二天的车票,医院。经过B超、活检、穿刺,最终在年2月9日确诊为腹腔伯基特淋巴瘤。张芝玲看着自己好不容易生下来的孩子却遭遇如此病痛,她欲哭无泪。张芝玲说:“我真的好恨,为什么我和丈夫已经如此,上天还要再来折磨我们的孩子。”
作为丈夫与父亲,张琪没有时间悲伤,他担心更多的是小文轩的治疗费,他把家中值钱的东西卖了2万多,但远远不够,于是又向亲戚朋友借,爷爷奶奶更是把自己的养老钱也都拿了出来。为了早日给文轩筹够医疗费,张琪更是废寝忘食的工作,常常加班到深夜,他知道时间不等人,他想让儿子早点接受治疗。不幸的是,年6月,因为太过劳累,张琪骨盆内钢钉断裂髖关节移位,到医院后还检查出肺部转移病灶。
再次的髋关节手术耗去了21万的同时也导致了残疾,从此张琪只能靠拐走路。晚上看着孩子,他恨自己身体不争气,关键时刻拖后腿,为了给孩子省点医疗费,张琪选择肺部转移病灶暂时不处理,先治好孩子的病。同样为了筹钱,张芝玲在手术不到一年后就开始工作,如今丈夫和儿子都躺在病床上,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她的身上,她一边工作,医院间来回跑照顾两个病人。
孩子前后花去了30多万,总算完成了治疗,目前正在观察期。术后张琪出现呼吸困难,又不得医院免疫治疗。而此时,生活的苦难和经济的压力,使张芝玲的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经过几番疾病洗劫的张家已经一贫如洗。张琪的父亲,为了替他们筹集医药费,年近六旬仍坚持爬到高处做电工,如今张琪夫妻的治疗费全靠他。张芝玲的父亲已去世,母亲独自在北京做保姆给他们赚救命钱。
现在,医院治疗,妻子在湖南医院治疗,母亲在深圳带着孩子化疗,团聚对于他们来说太难了。带病的张琪常常刚打完针就医院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为了增加妻子免疫力他常常给妻子买苹果,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每次想到同样在经受苦难的孩子,夫妻俩就会黯然泪下。
这几年一家人看病已经花去了百万,家中早已没有了经济来源,张琪说:“有时候撑不住了,但是看着妻子孩子实在割舍不下,况且医生说孩子和我们的病正规治疗治愈性还是很高的,我还要继续坚持,希望总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