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千面肿瘤rdquo多次 [复制链接]

1#
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591262929630808&wfr=spider&for=pc

57岁的林先生在6年前发现左侧腹股沟肿大,并出现颈部、背部多发肿块,被确诊是淋巴瘤。期间经历了多种方法的治疗,病情得到缓解。但而后复发两次,最后采用了CAR-T治疗,精准打击了肿瘤,目前体内没有任何肿瘤细胞,病情一直保持稳定。

淋巴瘤被称为是“千面肿瘤”,如今年23岁的小陈最近感到腹胀,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腹部有肿块,于医院血液科就诊,予以肿块穿刺活检,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台州的34岁的小林,最近半年经常感到鼻塞流涕,也没有当回事,1个月前,突然咳嗽咳痰,痰中有血,医院鼻咽部CT检查发现有肿块,予以肿块活检,病理片医院病理科会诊,也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这样的例子很多,为什么都是淋巴瘤,临床表现却如此大相径庭呢?这是因为淋巴瘤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曾有权威专家说,除了指甲和头发,淋巴瘤可以长在人体任何部位,长在不同部位淋巴瘤表现的症状不一样,所以,淋巴瘤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查多样,因此淋巴瘤又被称为“千面肿瘤”。年,林先生无意中发现自己左侧腹股沟肿大,但没有其他不适,也没有太在意。过了两年,在年开始,他觉得腹股沟淋巴结逐渐增大,并出现颈部、背部多发肿块,到医院检查B超提示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当年6月,林先生在医院接收手术,切除了左侧腹股沟淋巴结,并进行背部肿块活检,病理确诊为“套细胞淋巴瘤”。7月至12月,林先医院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年3月,淋巴瘤第一次复发,林先生因经济困难想要放弃治疗,医院血液科副主任陈志炉积极为他争取到免费用药的名额。年7月,他开始免费服用BTK抑制剂,治疗3个月后,淋巴瘤完全缓解。不幸的是年6月,淋巴瘤再次复发。6月20日PET-CT:双侧Ⅱ至Ⅳ区(肿大淋巴结大者约3.0cm*1.3cm),纵膈(肿大淋巴结大者约2.0cm*2.0cm)、右侧腋窝、双侧胸部肌间、肝胃间隙、脾胃间隙、腹腔、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大者约4.4cm*2.1cm)、骶前、盆腔、双侧髂骨管旁及右侧腹股沟区(肿大淋巴结大者约1.3cm*1.1cm),大部分病灶较前增多,FDG代谢较前增高,目前Deauville评分:3-5分。骨髓流式:CD45设门中检查到克隆性B细胞,占17.75%,考虑CD5+CD10+B细胞淋巴瘤。这次林先生彻底绝望了,但医院血液科陈志炉副主任不想放过任何可能,他再一次为林先生争取到了免费CAR-T治疗淋巴瘤的机会。在预处理后,7月27日回输了CAR-T细胞。三个月后,复查PET-CT,体内已经没有任何肿瘤细胞。随访2年多,病情一直稳定。CAR-T,是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通过基因修饰使T淋巴细胞表达特定的CAR,该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靶抗原,杀伤靶细胞。CAR-T细胞具备针对特定肿瘤抗原的高度亲和特性,从而能高效杀伤表达该抗原的肿瘤细胞。这是一种能够精准、快速、高效,且有可能治愈淋巴瘤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据医院血液科副主任陈志炉介绍,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结和(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目前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病毒、免疫功能缺陷、电离辐射、基因突变、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等病毒感染与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密切相关。HIV感染者淋巴瘤的发病风险明显上升,发病率是普通人的60-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甲状腺炎和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淋巴瘤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除草剂和杀虫剂的使用也可能与淋巴瘤发生相关,染发剂也是易患淋巴瘤的危险因素。淋巴瘤65-70%原发于淋巴结,30%-35%原发于结外,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和组织,早期可以无任何症状,晚期病人多有全身症状,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最常见的症状。出现以下异常现象时,有淋巴瘤可能,应该提高警惕:颈部、锁骨、腋下或腹股沟的淋巴结逐渐肿大,且不觉得痛;找不到原因的发热、盗汗、消瘦、瘙痒;进行性鼻塞、脓涕、鼻血、高热、异味、颌下的淋巴结肿大;咳嗽胸闷、气促、胸痛等;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吞咽困难、消化道出血、大便习惯改变、感到腹部有肿块等;饮酒后出现的淋巴结疼痛;局部或全身红斑、脱屑、湿疹样病变。特别是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要高度怀疑淋巴瘤可能:不能解释的发热,≥38℃;盗汗:需要更换被单的大汗;半年内体重减轻≥10%。淋巴瘤是一组可以高度治愈的肿瘤,如果能够了解淋巴瘤的早期症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即使淋巴瘤晚期患者,通过规范的治疗,部分患者也有治愈的可能。目前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有:化疗、放疗、手术、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治疗、中医中药等,特别是新兴的免疫治疗和细胞治疗发展迅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在临床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已经使越来越多的患者达到长期生存的目标。

来源:血液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