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JAMAOncology [复制链接]

1#
济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31229/4319045.html
编译:肿瘤资讯编辑部来源:肿瘤资讯

PD-L1表达是目前公认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那么编码PD-L1蛋白的PD-L1基因扩增是否可以预测实体瘤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PD-L1基因扩增在实体瘤中的发生率是多少?近期发布在《JAMAOnc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在大样本量的覆盖多个瘤种的患者队列中采用全面基因组测序,评估PD-L1基因扩增率,以及扩增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

背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引领了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的变革。然而,免疫治疗仅在部分患者中有效,目前公认的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包括:PD-L1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肿瘤突变负荷(TMB)。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有效率可以达到65-87%。结节硬化性霍奇金淋巴瘤伴有PD-L1(CD),PD-L2和JAK2基因扩增,导致斯二氏细胞高表达PD-L1/2蛋白。既往研究显示,在例新诊断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例患者检测的PD-L1和PD-L2基因拷贝数增加,这主要归因于染色体9p24.1的扩增,拷贝数变化或染色体9p多倍体。此外,霍奇金淋巴瘤斯二氏细胞中JAK2蛋白的表达和活化,会进一步上调PD-L1基因的转录。在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大B细胞淋巴瘤中,分别有63%和50%的患者检测的9p24.1的拷贝数变异,这些基因变异与PD-L1/2高表达相关。近期,一项研究报道显示,5例接受抗PD-1单抗治疗的难治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大B细胞淋巴瘤或睾丸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均取得了客观缓解,且60%的患者在治疗13-17个月后疾病仍未进展。综上可知,在一些淋巴瘤患者中,9p24.1的变异(包含PD-L1基因)非常常见,对抗PD-1单抗治疗非常敏感。

然而,在实体瘤中,PD-L1扩增的检测结果非常有限。目前,仅有一些小样本的研究报道了头颈部鳞癌,宫颈鳞癌,三阴性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中可检测的PD-L1扩增。与淋巴瘤患者中的研究数据相似,一些个案报道提示,PD-L1扩增,微卫星稳定的结直肠癌和转移性基底细胞癌患者对抗PD-1单抗治疗敏感,这些研究结果提示,需要进一步探索PD-L1扩增能否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本研究是最大样本量的研究,在例覆盖多种实体瘤的肿瘤组织标本中检测PD-L1基因拷贝数的变异,评估PD-L1基因扩增率。

方法

研究从FMI数据库中分析了例肿瘤标本,同时包括了-10-1至-10-1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穆尔斯个体化癌症治疗中心(UCSD)接受治疗的例临床信息已知的患者。采用FMI开发的FoundationOne和FoundationOneHemeassay对患者进行全面基因组测序。评估肿瘤组织中4种不同的基因变异类型,包括碱基置换,小的插入/缺失,重排和拷贝数变化;短片段变异包括碱基碱基置换和小的插入/缺失。TMB定义为每检测的1.1Mbp个基因中,非驱动突变的体细胞编码碱基的置换和插入/缺失突变的总数。通过对优化同聚物位点进行主要组成性分析来评估MSI状态。PD-L1扩增定义为拷贝数=6个。此外,一部分患者的肿瘤样本还采用DAKO22c3(肺)或VentanaSP(肺和其他)抗体进行PD-L1的IHC检测和治疗浸润淋巴细胞(TILs)检测。

结果

PD-L1基因扩增率

在个进行全面基因组检测的标本中,个(0.7%)检测到PD-L1基因拷贝数=6个(见下表)。在多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实体瘤中检测的PD-L1基因拷贝数变异,其中PD-L1扩增率最高的肿瘤为肝细胞和胆管细胞混合癌(10.5%的样本),其他相对较高的瘤种包括乳腺癌(1.9%),头颈部鳞癌(3.1%),肺鳞癌(1.7%),低分化的软组织肉瘤(3.9%),甲状腺未分化癌(5.1%),原发灶不明的鳞癌(2.0%),鼻咽癌(5.1%)和肾肉瘤样癌(6.1%)。PD-L1拷贝数变异发生率低的瘤种包括结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

TMB和MSI

在FMI队列中,PD-L1扩增的肿瘤平均TMB为13.3mut/mb,中位TMB为6.3mut/mb;在PD-L1非扩增的肿瘤中,平均TMB和中位TMB分别为7.4mut/mb和3.6mut/mb。总体而言,例(15.2%)PD-L1扩增的患者属于TMB高,例(6.4%)PD-L1非扩增的患者属于TMB高。大多数(84.8%)PD-L1扩增的患者TMB为低或中等。MSI-H和PD-L1扩增并不互相排斥,例PD-L1扩增的患者进行了MSI状态检测,其中5例(0.7%)为MSI-H;例PD-L1非扩增的患者进行了MSI状态检测,其中例(1.4%)为MSI-H。在UCSD队列中(n=13),PD-L1扩增和非扩增的肿瘤,中位TMB分别为9和4mut/mb;9例(69.2%,9/13)患者TMB为中等或高,4例(30.8%)患者TMB为低。11例患者进行了MSI状态检测均为MSS型。

PD-L1扩增队列的临床特征

例进行全面基因组测序的患者中,13例患者检测到PD-L1拷贝数变异,所有13例患者均合并PD-L2共扩增,12例(92.3%)患者合并JAK2共扩增。这13例患者中,3例为局部晚期,10例为晚期患者;其中2例为血液系统肿瘤,11例为实体瘤。患者自诊断为局部晚期或晚期疾病后的中位存活时间为26.5个月,9例(69.2%)患者接受了抗PD-1/L1单抗治疗。

PD-L1扩增队列的基因组学特征,PD-L1表达和TILs

13例PD-L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患者中,共检测到70个基因个变异,见下图1所示。这13例患者中,仅5例患者的5个标本可以进行TILs评估(4例为治疗间质TILs,1例B细胞淋巴瘤为瘤内TILs)。TILs在10%-60%之间波动。6例患者中,4例进行了PD-L1表达检测。此外,1例脑胶质瘤和另1例转移性基底细胞癌患者,PD-L1表达阴性,但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有响应。

图1.基因变异谱

PD-L和PD-L2基因的其他变异

例肿瘤组织样本中,11例(0.%)检测的PD-L1exon7的截短突变。UCSD队列中,2例患者检测的PD-L1和PD-L2基因的其他变异。其中1例患者为转移性头颈鳞癌,合并PD-L1基因exon7的截短突变,这一变异破坏了PD-L1基因3’的非转录区,患者接受durvalumab治疗取得了PR。另1例患者为转移性胆管细胞癌,合并PKD1P1-PDCD1LG2基因重排,这一基因变异形式在其余例肿瘤标本中未检测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疗效

13例PD-L1基因扩增的患者中,9例(69.2%,均为实体瘤)接受了免疫治疗。患者既往接受了中位4线治疗,其中5例患者接受了抗PD-1/L1单抗单药治疗,3例接受了抗PD-1/L1单抗联合其他研究药物,1例接受了抗PD-1/L1单抗+抗CTLA-4单抗治疗。客观缓解率为66.7%,中位PFS为15.2个月(范围:0.6~=24.1个月),中位OS尚未达到,见下图2。治疗有响应的患者分别包括:1例脑胶质瘤(PFS=5.2个月),2例头颈鳞癌(PFS=9个月和15.2个月),2例转移性基底细胞癌(PFS3.8和=24.1个月),1例泌尿系统肿瘤(PFS=17.8个月)。

图2.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

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在大样本量的覆盖不同瘤种的患者中检测了PD-L1基因拷贝数的变化,变异率为0.7%,发生率较低,但覆盖多种不同的实体瘤,包括罕见肿瘤,如膀胱鳞癌,未分化的软组织肉瘤,肉瘤样肾细胞癌。此外,研究发现PD-L1基因拷贝数的辩护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疗效相关。在PD-L1扩增的肿瘤中,免疫治疗的有效率为66.7%(6/9),高于UCSD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29.8%,P=0.03)。然而本研究中,PD-L1扩增的患者中接受免疫治疗的人数较少,对于这类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疗效还很难定论,后续需要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来进一步确认PD-L1扩增的疗效预测作用,从而决定是否应该常规进行PD-L1基因扩增检测。

参考文献

PrevalenceofPDL1AmplificationandPreliminaryResponsetoImmuneCheckpointBlockadeinSolidTumors.JAMAOncol.doi:10.1/jamaoncol..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贾老师版权声明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28个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顾霞的诗今日诗选middot http://www.muhudiea.com/mhdls/4341.html

近日,医院肿瘤科张明智教授团队自主研究创立的DDGP化疗方案,被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采纳,成为NCCN指南推荐的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一线化疗方案。NCCN指南是国际最权威癌症诊疗指南,张明智教授团队十年磨一剑,研究成果能够获得国际权威指南的认可,体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长期坚持不懈,刻苦潜心钻研的精神。本期,我们特别连线张明智教授,谈一谈NK/T细胞淋巴瘤DDGP化疗方案的研究背后的故事,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访谈专家

张明智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院肿瘤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转化医学专业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老年学会血液肿瘤委员会淋巴瘤分委会副主任

中国精准医学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河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分会会长

河南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

河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

河南省科技厅杰出人才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和厅级科研项目19项

发表学术论文篇(SCI文章篇),获省级科技奖6项

张明智教授访谈视频

01NK/T细胞淋巴瘤具有明显的地域倾向性,中国高发、预后差

张明智教授:NK/T细胞淋巴瘤在中国高发,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免疫表型和生物学行为的淋巴瘤亚型。其病程进展快,侵袭性高,常致全身组织肿胀、溃烂、疼痛,甚至造成骨质严重破坏、硬腭和鼻中隔穿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年以前,国内多数应用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CHOP化疗方案。但NK/T细胞淋巴瘤对传统的CHOP方案耐药,复发率高,既往5年生存率只有30%,甚至更低。SMILE化疗方案出现后,使得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然而SMILE方案*副作用较大,曾有研究报道8例应用SMILE方案的患者,3~4度骨髓抑制发生率高达80~90%,其中2例由于严重感染而死亡。目前,经过我们团队10年的研究,与SMILE方案相比,DDGP方案将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有效率大大地提高,5年总生存率(74.3%vs51.7%,P=0.02)、总反应率(90.0%vs60.0%,P=0.)。

02攻坚克难,中国研究者率先填补临床空白

张明智教授:EB病*感染在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和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晚期NK/T细胞淋巴瘤疾病进展更加迅速,常常合并噬血细胞综合症,致死率极高。尚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目前,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策略包括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生物免疫治疗等。由于缺乏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NK/T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治疗方案尚未明确。

年我在美国梅奥诊所时,就遇到了一例NK/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当时国外针对这样的患者也没有很好的治疗经验。经过查找资料,发现这一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可达到欧美国家的5~6倍,那时候我就想,我们中国的医生在这一疾病领域应该有所作为、应该对世界有所贡献。回国后,从年开始,我们团队开始了一系列的体外试验,将所有已在临床应用的化疗药物进行了筛选。随后我们根据体外研究结果设计了DDGP方案与传统的日本SMILE方案头对头对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案,医院开展了这项研究。

03十年磨一剑,科学搭配化疗方案

张明智教授:开展任何一项临床试验都要基于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为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出发点。NK/T细胞淋巴瘤预后差,患者深受病痛的折磨,这些问题均催促着临床医生不断地探索。另外,开展临床试验,作为研究者一定要戒骄戒躁,踏下心来,真正将试验中的各种问题弄明白。这项研究我们开展了10年,NK/T细胞淋巴瘤属于小病种,发病率不高。当时我们设计了早期和晚期研究,共设计了七个组,一组40例,预计纳入例。其中晚期两组就是DDGP方案和日本SMILE方案的头对头研究。这是在NK/T细胞淋巴瘤领域的第一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由于设组比较多,研究的比较细,因此研究一直持续了10年,我们才最终完成,拿到了成果。

在体外研究中,根据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我们发现疗效最好的是吉西他滨;在铂类中顺铂的疗效最好。实际上铂类与吉西他滨在化疗方案中是“最佳拍档”,既往研究已经证实,无论在肺癌还是其它实体肿瘤的治疗中,这两个药物的联合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另外,以往针对NK/T细胞淋巴瘤,推荐包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高剂量化疗方案,但L-门冬酰胺酶过敏率较高,还需要连续应用7~10天。新一代的培门冬酶,一个周期仅需要使用一次,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蛋白的合成,使肿瘤细胞的增长受到抑制,达到治疗作用。DDGP方案包括培门冬酶+吉西他滨+顺铂,以及地塞米松。研究中,我们发现NK/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几乎都有慢性鼻炎的病史。因此,加入地塞米松可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这4个药物的组合,细胞周期特异性的药物(吉西他滨+培门冬酶)和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顺铂)联合搭配也符合化疗方案的设计原则。

04化疗安全性值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