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肤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嗜铬细胞瘤,一个隐形的杀手 [复制链接]

1#

在临床上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中青年高血压突然发作,同时伴头痛、心悸、出汗等不适前来就诊,部分患者甚至伴随剧烈头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症状。等过了一段时间,患者的血压又恢复正常,其它伴随症状也消失了。一些经验不足的医生可能会将患者转诊至心内科或者神经内科进行诊疗,殊不知在临床上还有一种少见的外科疾病:嗜铬细胞瘤,它的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如此,可以称得上一个隐形的杀手。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主要分泌儿茶酚胺,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入血后,引起血管的强烈收缩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例如头痛、心悸等。90%的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髓质内,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称为副神经节瘤,也称异位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可位于头部、腹部、胸部或盆腔。某些患者可因长期高血压致严重的心、脑、肾损害或因突发严重高血压而导致危象,危及生命,但如能及时、早期获得诊断和治疗,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病。

大部分的嗜铬细胞瘤临床症状以高血压为主,伴随其他脏器功能的异常,也有少部分的嗜铬细胞瘤血压可正常,甚至出现低血压的情况,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另外对于异位嗜铬细胞瘤,因为其分布范围广泛,对临床诊断也带来了很大不便,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例如,异位嗜铬细胞瘤也可分布在膀胱,一些患者只有在排尿时,才会表现为血压升高、头痛、心慌不适等症状,通过详细问诊,对高度可疑患者需做必要的排查诊断,以免漏诊误诊。

现阶段,嗜铬细胞瘤一旦确诊,还是以尽早手术切除治疗为主,以避免患者血压的骤然升高,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在近二十年前,因为手术水平、麻醉技术及药物的落后,以及对此疾病的认知不足,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死亡率高达30%左右,主要是因为手术过程中触及肿瘤时,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入血,若手头没有快速有效的降压药物,很容易引发高血压危象,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另外待患者肿瘤切除后,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急剧降低,导致严重的低血压,诱发脑梗、心梗的发生。所以手术前此类病人需要做充足的扩容准备,时间在2周以上,以尽可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麻醉技术的提高和快速有效的降压药物的普及,还有大家对此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现在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的病患死亡率已经降低到5%以下,主要集中在技术不全面、认识医院,医院,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的病患死亡率应该更低。

作为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手术及麻醉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