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张冰清通讯员毕婷婷
“风魔突兀逆涛鸣,人在凡尘叠嶂驱;北绿刚过愁瓣弱,南红忽复苦筇孤。柳衰厚遇良医圣,松伟柔扶好济壶;此劫城西惊骇定,同俦相奉陈志炉。”
这首被命题为《谢陈志炉好医师》的七言律诗,是一位耄耋老医院血液科副主任陈志炉的深情告白。这首七律虽非长篇漫卷,却是字字珠玑,只言片语十足的道出了王老对陈主任的肺腑感激之情。
事情的起因源自一张规定病种申请表格,几个月之前王老被查出患了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直在北京就诊的他,前不久治疗结束因工作原因回到杭州,但是王老却不曾想感觉良好的他,回杭以后便是百般的不适,医院就诊。
无奈之下,6月12日,其老伴医院的血液科门诊办理规定病种申请表格,在与接诊医生陈志炉主任言辞交谈中,道出了自己的心中所忧。心思缜密的陈主任便借此拨通了王老的电话,经过一番细心的疏导和劝说,医院就诊。
在老伴的陪同下,6月13医院就诊,由于身体虚弱加至天气炎热,很快王老便觉体力不支,卧倒在了门诊大厅的长椅上。此时已接近门诊下班时间,急于挂号的老伴尚未发觉其间异样,还以为王老一直紧跟在自己身后,恰逢陈主任门诊下班路过,及时发现了王老的异样,此刻的王老卧在长椅上面色如纸,大汗淋漓,陈主任马上陪同二老迅速赶至急诊室,安顿好一切。
经历了此番求医之路,王老和老伴将一切看在了眼里,也记在了心上。与陈主任的相遇可谓萍水之缘,在眼前的这位前日还素昧平生的医生,今日带给他们的却是如子女般的呵护与关怀。入住血液科当晚,王老便在病榻之上写下来这首肺腑之词,且附上一段感人谢辞。
面对王老如此深厚的谢意,陈主任百感交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平常之举,会令这位老人内心如此触动。从医二十余年,陈主任对待患者总是事无巨细,在血液科同事眼中,他好像没有节假日和工作日之分,因为几乎每日都能在病房看到他的身影。在他的办公桌的一本台历上,每月的页面日期上都写着患者的姓名,这些被写在日期框格的患者姓名,是他为每一位患者安排好的复查及后续治疗的安排。
陈主任的所作所为,为的就是让患者感受到他的“三时之惠”,即“只要您需要,我随时都在;只要您呼唤,我随时出现;只要您就医,我时时陪伴!”